成果推介——新常态下柳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发布日期: 2017-01-13     

      一、柳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

      (一)传统产业内部结构发展不平衡

柳州市传统产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然而柳州市第二产业内部发展极度不平衡,轻重工业在第二产业中所占比重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其中1992年是个重要的分水岭:1992年以前,轻、重工业的产值之间差距不大,而在1992年以后,重工业突飞猛进的发展,而轻工业却没有太大发展,形成目前轻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而且五大支柱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过高,而机电一体化与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及制药、及环保和新能源产业四大新兴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较低。

      (二)高投入高增长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形成定势

十多年来柳州经济增速较快,但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粗放投入来实现的,是高投入带来的高增长。柳州市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相关性较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高,随后一年的生产总值增长率就高,近几年柳州市生产总值的高增长,是靠高投入所带来的。同时,虽然近几年柳州市节能降耗呈现良好态势,但工业能源消耗依然非常大,工业企业的能源消费占全部能源消费总量的七成以上。钢铁、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费,又占到全部工业终端消费的七成以上,换句话说,这些高能耗行业差不多消耗了柳州全部能源消费总量的一半,而钢铁、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高耗能行业是柳州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比如柳钢的高速发展,需消耗柳州一半以上的工业用煤和的工业用电。

     (三)产业集群效应不显著,产业链度低

这些年来,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虽然建立并发展了汽车制造、工程机械等高加工度的主导产业,并规划与建设“广西汽车城”,以此为契机逐渐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汽车产业集群、机械工业集群。此类产业集群主要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众多中小企业为1-2家龙头企业提供配套生产与服务。中小企业之间竞争过度而分工协作化水平不高,未能促进产品迅速升级换代和形成较大生产规模,使得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涓滴效应、路径依赖效应未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最终使得柳州传统产业没有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导致经济增长后续乏力。

     (四)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

       53%的受访企业认为“贷款利率及相关费用太高”,无论是银行贷款还是通过民间融资的方式,贷款利率及相关费用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资金使用成本。由于银行贷款相对民间融资的成本较低,所以银行贷款成为企业融资的首选渠道。但是银行贷款的可获得性却不高,主要原因在于40%的受访企业认为“银行的抵押要求过高”且“银行的信用审查太严”。即使能够符合银行贷款的条件,32%的受访企业认为“银行贷款手续太繁琐”,当通过层层审批获得银行贷款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问题时,浪费了宝贵的时机导致无法抓住市场机会。对于财务状况表现不佳的民营企业来说,要获得资金,可能还需要提供必要的担保,49%的受访企业认为“难以获得第三方担保”影响了资金的获得性。

     (五)产能过剩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企业转型升级既有内在动力也有外在推力。22%的受访企业是因为行业“产能过剩,恶性竞争”加剧而不得不考虑转型,否则将会被市场无情淘汰。19%的受访企业表示由于消费者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萎缩”而推动企业转型。由于“产品低端,缺乏竞争力”使得18%的受访企业认为产品更新换代迫在眉睫。除此之外,基于“企业发展的长远考虑”(11%)、“行业发展前景黯淡”(13%)、“企业成本难以消化”(8%)、“找到新的市场渠道和新技术”(6%)原因也在一定程度推进企业转型升级。仅仅有3%的受访企业认为“周围企业家都在考虑转型”,基于从众心理而考虑转型问题,但是对于怎么转?转向什么地方?仍然是模糊的。

      二、推进柳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制度建设,优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环境

一是构建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充分发挥政策“助推器”作用;二是完善利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营造良好政企关系;三是加大高科技产业企业的财政税收优惠力度;四是制定激励性和限制性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二)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明确传统产业升级方向

在经济新常态下,“十三五”时期柳州应充分运用先进适用技术,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发展,加快发展面向工业的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工业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着力改变现有产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促进工业生产水平显著提升;在部分新兴产业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培育一批具有区域资源配置能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大幅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竞争能力;弱化或放弃低附加值制造企业,通过产业转移、专业化和不同产业间的合作,使得这些竞争力不强的企业有效地退出市场。企业则应依据自身的比较优势,选择适当的转型升级路径。

 

      (三)发挥经济区域协调与合作机制,合理规划产业布局

在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政府制定产业规划和区域发展规划应充分考虑地区自然、经济禀赋条件和社会资源状况。,明确产业定位功能,积极创建区域型、产业型特色园区,分类指导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合理规划柳州产业布局。着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提升产业集聚、升级的承载力。产业园区作为工业载体的基础元素,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着战略基点的作用,因此,不仅要通过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等多项举措,促进传统产业在集聚中转型,而且还要通过政策推动、重点支持等方式,使新兴产业在集聚中成长。

 

      (四)营造技术创新环境,促进创业创新的产业裂变

一是深入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全力提高传统产业经济质量和效益;二是构建技术创新共享平台,扶持中小企业应用先进制造技术;三是实施重点企业转型升级工程,增强龙头企业带动力。

 

      (五)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制定扶持政策,积极筹建应急周转基金;二是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速度,完善失信企业公示机制;三是帮助、支持中小企业构建多层资本市场融资渠道。

 

 

《新常态下柳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研究》课题组

上一篇成果推介——PPP模式在柳州市政府融资平台建设中的探索研究
下一篇成果推介——“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柳州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