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史学习教育】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大的乡愁
发布日期: 2021-06-14 来源: 市社科联 作者: 社科联 -
端午
安康
6月13日上午,柳州市楹联学会和汉诗文化研究会举行2021辛丑端午诗联赛活动,黄家仁、林善似、韦德权等老领导,两家学会的会员参加活动。柳州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张骏驰应邀到场做了题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大的乡愁》的主题宣讲。
端午
安康
宣讲会上,张骏驰娓娓道来。他说,今天是农历五月初四,明天就是端午节,端午节迄今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首个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一般来说,谈到端午就会想到屈原,人们插艾蒿、挂菖蒲、包粽子、竞龙舟都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中华诗祖,独领千年风骚,还要继续领下去,为什么能领?一是屈原是中华民族第一个个人创作诗歌、独立歌唱的诗人;二是屈原留下了《离骚》《九歌》《天问》《橘颂》等传世名篇;三是屈原开创了中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四是屈原打破四言诗形式,开创了中国诗歌“骚体”新形式。
张骏驰说,屈原之所以被人们缅怀,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激发了炎黄子孙的家国情怀。在屈原那里,厚积了 “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的爱国情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民本思想;“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犹未悔”的人生境界;“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的自我要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索精神;“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的独立人格。
张骏驰强调,屈原的家国情怀和民本思想,源于对家乡的爱,源于对故土的情,是一种乡愁。乡愁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解释,乡愁,“就是你离开了这个地方会想念这个地方。”“每个地方都有让大家留念的东西,不要小看这种幸福感,因为这种幸福感能留得住人。”“乡愁是什么,就是看到就会喜欢,喜欢就不想离开,离开就会永远牵挂。” 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了乡愁更加丰富的内涵。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是习近平最大的乡愁。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实现人民解放、国家独立,人民幸福、民族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大的乡愁、牵挂和担当。正是这种乡愁,这种牵挂和担当,中国共产党砥砺奋斗100年,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成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迈进了新时代,还将继续带领全国人民阔步向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张骏驰说,又到端午,又见乡愁。习近平总书记到柳州考察,对柳州发展做出重要指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大的乡愁。大家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定文化自信,积极发挥学会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在市委的领导下,与全市各族人民一道谱写好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柳州篇章。
宣讲会吸引了众多会员,市楹联学会会长何基辉说:“听了张主席的讲课,使我们感到信心满满,学会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有了新活力和生命力,我们要继续前进,多吸引优秀青年爱好者,为文化柳州多做贡献。”汉诗文化研究会覃滋高会长激情发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柳州,给我们文化界极大的鼓舞,我们要主动自觉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繁荣中国传统文化事业多做努力。”
随后,现场还进行了红歌大家唱和诗联比赛等活动。
DRAGON BOAT
FESTIVAL
端
/
午
/
安
/
康
端阳-张骏驰
近观柳江走清晨,
遥看汨罗赛龙舟。
弹指一挥两千三,
始终首丘四十九。
众生皆醉屈独醒,
苏世独立人长久。
九死未悔不横流,
余心所善独好修。
乡愁-张骏驰
五月初五话端午,
纪念屈子历悠久。
家国情怀浸离骚,
独立歌唱二十九。
有山有水有乡愁,
宜居宜业宜发展。
但问诗人何所求?
螺蛳粉香飘神州。
- 上一篇:柳州市社科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评选结果公示
下一篇:【我为群众办实事】仲夏田间话党史 丰收不忘感党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