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四期中国-东盟大讲坛在广西民族大学举行

发布日期: 2014-11-05     
   10月31日,由自治区社科联主办,自治区社科联东南亚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广西民族大学社科联承办的2014年第四期中国-东盟大讲坛在广西民族大学举行。主题是:海陆经济一体化与广西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选择。自治区社科联副主席曹平出席,广西民族大学校长、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兼职副主席谢尚果,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李珍刚主持。广西民族大学300多名师生参加。
 
    广西财经学院副院长夏飞教授应邀作《海陆经济一体化与广西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选择》主题报告。夏飞主要从陆海统筹等的相关概念辨析作用机理、积极推动陆海一体化的战略意义和广西怎样借鉴其他国家陆海一体化的经验三个方面来阐述海陆经济一体化与广西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选择。他认为,陆域经济系统与海域经济系统在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生产要素、资源环境等方面存在内在关联性,可通过彼此交流和转化以及辐射和扩散,实现陆海经济一体化。通过分析2001~2010年中国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关联度的表格,以广东依靠珠江三角洲辐射带动整个粤北地区为例,夏飞认为广西缺少主导区城市,劳动力容易被周边城市吸引,容易造成广西城市空心化,认为广西应通过集聚发展,打造最活跃的主导区或海岸带,通过辐射扩散,推动中间区和外围区的发展,加强陆海经济系统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实现陆海经济一体化。还可以通过空间耦合、产业协同与联动、资源互化、生产要素集聚与扩散、生态环境共生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6种机制推动陆海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夏飞还结合日本、美国以及欧洲国家陆海一体化的成功案例和先进经验,深刻剖析广西经济发展现状。认为广西应依托优越的动态区位优势、丰富的海陆资源及坚实的经济基础,重点建设北部湾经济区,抓住机遇,明确战略地位和发展目标,将广西打造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新门户、新枢纽,成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出海通道和国家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或区域性海洋经济中心。广西应坚持“一体、一圈、多群”的空间布局,即优化提升开发开放主体区域,打造港航物流核心圈,建立海洋渔业、旅游业等多个主导海洋产业群。夏飞还以湖南长沙、山东等地为例,建议广西加强机制创新,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施“科教兴海”战略,培养海洋专业人才,利用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努力建设成为陆海统筹发展的先行区。
 
    曹平介绍“中国-东盟大讲坛”的背景意义,认为中国海洋梦也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孙中山、毛泽东、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领导人都提出过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陆海统筹和陆海一体化既是实现中国海洋梦、海洋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方式。他希望广西各族人民紧抓机遇,在新的历史阶段,注重海陆统筹发展,共同研究、开发、保护海洋,共筑伟大中国海洋梦。
 
    李珍刚在总结中说,夏飞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对海陆一体化提出具体的战略实施和设想,具有前沿性、专业性、思想性、科学性,对广大师生学习和科学研究很有启发。他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知识与老师的指导、自己的思考相联系,紧密结合国家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去思考和研究。同时还要学会捕捉灵感,拓宽思路,掌握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系统化思考,提出具有系统性、说服力的思想,以思想启发他人,以智力支持政策。
上一篇构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学术研讨会暨创新学术活动交流会在辽宁沈阳召开
下一篇2014年广西社科专家学者学术交流会在玉林举行